发布:2023-11-23 15:12:07 关注:19554次
一、学校介绍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设有67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其中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在第四、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均分列a档和a-档;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学校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级学科授权点和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引育用服”全链条制度体系,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校积极践行“双碳”时代使命,在国内高校率先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并作为创始成员加入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未来,学校将围绕碳中和领域和能源电力行业产业链,实施六大行动,加快培养能源电力领域未来战略人才和工程领军人才,为早日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学校科研机构和平台
(1)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3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2023年3月顺利通过能源领域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实验室围绕能源转型发展与双碳目标国家重大需求,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理论,攻克灵活发电及主动支撑、多源互补与源网协同控制技术,解决行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与大规模新能源消纳提供基础研究、重大技术攻关和科技人才支撑。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刘吉臻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舒印彪院士。
(2)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首批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单位。平台紧紧围绕储能产业技术发展和“高精尖缺”人才培养的重大需求,创新性地构建了政府支持、高校牵头、行业龙头企业深度融合的“1+1+n”新型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是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聚集高层次人才以及实施校企融合创新的国家级创新平台。
(3)新能源发电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新能源发电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2009年2月经国家发展与改革委批准成立,2014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2021年12月,工程中心通过优化整合评价,获准纳入国家发改委新序列管理,成为191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
(4)清洁高效燃煤发电关键技术与装备集成攻关大平台
清洁高效燃煤发电关键技术与装备集成攻关大平台于2023年2月获教育部批复并立项。平台以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为导向,以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引领产业发展为目标,设立3个攻关方向和8项攻关任务,在灵活高效燃煤发电、清洁低碳燃煤发电、多能互补燃煤发电等方面开展广泛研究。平台将为加速突破制约化石能源低碳零碳转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支撑新能源电力领域原始创新和行业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三、华北电力大学引进人才岗位
(一)战略科技人才岗
任职条件:具有深厚科学素养,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系统性、创造性成就贡献,或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创造性成就贡献的战略科学家。
支持条件:战略科技人才岗位待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确定。学校为全职战略科技人才岗位入选者提供工作室,配备专职学术助理,保证公务用车。
(二)领军人才岗
任职条件:学术水平突出,在国内外学术领域有重大影响,承担国家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等),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能力的学术带头人等同类人才。
支持条件:聘为二岗教授,实行年薪制。配套科研办公用房、科研经费、生活补贴、研究生招生指标等支持条件。支持其组建相应学术团队,团队成员可优先聘用。对于符合条件人员,可解决配偶工作并协助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
(三)青年拔尖人才岗
任职条件:在本学科领域开展高水平原创性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学术水平居同龄人中拔尖水平,在相关
领域崭露头角,具备成为学科领军人才潜质;具有优秀教育教学潜能,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有创新,立德树人成效明显;具有协助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能力,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支持条件:聘为教授,实行年薪制。配套科研办公用房、科研经费、生活补贴等支持条件,支持组建相应学术团队。对于符合条件人员,可解决配偶工作并协助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
(四)青年优秀人才
任职条件:所从事学术领域同龄人中的青年优秀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教学科研工作有重要创新前景的青年人才;或是海内外知名大学优秀应届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
支持条件:学校为青年优秀人才在科研经费和生活补贴方面提供经费支持。对特殊优秀人才加大支持力度。
四、人才项目支持
(一)海外优青
项目介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简称海外优青)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项目资助:如依托我校申报并入选海外优青,将获得国家资助,同时按照青年拔尖人才引进并给予相应支持。
(二)海外引才博士(后)
项目介绍:海外引才博士(后)计划旨在吸引符合条件的优秀海外博士回国(来华)从事博士后研究或优秀的海外博士后回国(来华)工作,并为不同类型人才提供相应的科研经费和生活补贴等支持。
项目资助:如依托我校申报并入选海外博士(后)引才计划,将获得国家生活补助以及科研经费支持(博士后),博士人才同时入选我校新讲师博士后计划,博士后人才按照青年优秀人才引进并给予相应支持。
五、各院(系、科研平台)联系方式及学科领域
北京校部各院(系、科研平台)联系方式及学科领域 | ||
学院 | 联系人及报名邮箱 | 学科方向或专业领域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刘老师 |
010-61771571
50100591@ncepu.edu.cn
010-61772277
50202061@ncepu.edu.cn
010-61772385
20202769@ncepu.edu.cn
010-61773311
sunxiaoqiong@ncepu.edu.cn
010-61772737
guojg@ncepu.edu.cn
010-61771680
50401587@ncepu.edu.cn
15901289414
chenz@ncepu.edu.cn
010-61771755
70100302@ncepu.edu.cn
010-61772873
bzguo@iss.ac.cn
010-61773188
junglechen@163.com
50801215@ncepu.edu.cn
010-61773210
gailitao2008@126.com
010-61771286
53902834@ncepu.edu.cn
保定校区各院(系、科研平台)联系方式及学科领域 | ||
学院 | 联系人及报名邮箱 | 学科方向或专业领域 |
电力工程系 | 李老师 |
0312-7522252
51350417@ncepu.edu.cn
0312-7522272
dzx_ncepu@163.com
0312-7522242
hdlifei@ncepu.edu.cn
0312-7525408
lzx615@126.com
0312-7522164
52651717@ncepu.edu.cn
0312-7525255
764488729@qq.com
0312-7525505
156470494@qq.com
0312-7525125
3545155@qq.com
0312-7525172
329792056@qq.com
0312-7525154
8530923@qq.com
0312-7525080
shulixi@ncepu.edu.cn
0312-7525398
bdmkszyxy@163.com
六、联系方式
北京校部人才引进政策咨询:侯老师,吕老师,张老师(人才项目申报)
联系电话:+86-10-61772826,61771037,61772414
18839526786(手机微信同号)
联系邮箱:rcc@ncepu.edu.cn
保定校区人才引进政策咨询:黄老师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转载请必须注明,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其他教职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