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宁市教育局立足补、育、练、护四环节,畅通引育渠道,重视在实战中培养优秀人才和业务骨干,让人才引得进、用得好、上得去。
一是立足“补”。加强与人社、编办等部门联动,开通“绿色通道”引进教育人才。通过组团赴高校优先招聘教师、面向全国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等形式,不断拓宽渠道引进优秀教育人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同时加强宣传力度,提升人才引进政策,争取引进紧缺型高层次人才。举办杭州师范大学新利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招聘19名优秀毕业生;面向全国公开招聘紧缺高层次人才4名;11月份首批招聘优秀新教师44名,其中研究生4名;面向社会招聘共58人。
二是立足“育”。强化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建立新教师入职宣誓机制,强化使命和责任意识。成立“青年俱乐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沙龙、面对面交流等活动,为青年教师答疑解惑。印发《海宁市名师培育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实施“海宁市名师培育工程”,成立18个名师工作室,大力推动名优教师成长步伐。主动与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第二中学、余杭高级中学等学校开展合作,通过理论培训、跟岗学习等,带动名优教师专业成长。开展“名师结对”活动,共结对名师、名校长12人,结对名师工作室4个,聘请长三角地区18位名师作为名师工作室导师,催速名优教师、骨干教师成长。选派名优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进修深造,6名教师参加浙派名师名校长培训。
三是立足“练”。重视人才“一线”培养,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开展体验式锻炼,让他们在最吃劲岗位练就过硬本领。有计划地抽调部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教师到局机关、乡镇及其他单位挂职锻炼,下任务、压担子,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目前有5位年轻到局机关锻炼、1位到四川黑水锻炼。有序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携手”活动、名教师工作室活动、师徒结对活动,全年开展各类活动500余次,进一步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扎实有效地开展支教工作,确保高质高量,共选派9位骨干教师赴疆、2位赴川开展支教工作。
四是立足“护”。完善政策、目标、奖励等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对任期内的名优教师进行考核,发放人才专项奖励352.65万元。开展“最美教师”、名优教师、“师德楷模”等评选活动,利用海教讲坛、两微一网、报纸等媒体,广泛宣讲优秀典型和先进经验,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信息来源: 市教育局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