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4-04-08 18:59:27 关注:23459次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新人才引进和评价机制,汇聚更具潜质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博士后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及师资储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根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4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博士后创新工作发展的九条措施》(川人社规[2022]2号)的通知以及《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面向海内外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5名,现将招收事项公告如下:
一、单位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绵阳)科技城,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拥有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校园占地5463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19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外国留学生3.9万余人,设有16个学院,9大学科门类,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学科入选四川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现有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有国防科工局批准的国防基础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8个学科进入软科2023世界一流学科,位列省属高校第二名。2023年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top200中位居四川省属高校第1位。学校5个学科入选2022年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排名,其中凝聚态物理、物理化学、工程学、材料学4个学科跻身全球前500;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环境/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esi前1%,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和化学等学科进入esi前5‰。
学校有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原子能机构核环境安全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1个,有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3个,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四川省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等。
二、招收岗位及招收条件
2024年拟招收专职博士后45人,岗位需求、合作导师及联系方式详见《西南科技大学2024年博士后招收需求》(附件1)。学校可根据招收实际和工作需要对本公告招收需求岗位和条件进行相应调整。
基本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职业道德良好,身心健康,在站期间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
2.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的人员。申请从事第二站及以上博士后研究工作人员,获博士学位年限不受限制。
3.具有与合作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专业背景;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好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
4.除本校与校外工作站联合培养的企业博士后外,本单位职工不得进入本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5.本校培养的博士毕业生,不得申请进入所获博士学位的学科(一级学科)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应聘:
1.曾受过各类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的;
3.有违法、违纪行为正在接受审查的;
4.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的;
5.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和《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试行)》的相关规定应当回避的;
6.尚处于试用期内的新录用公务员;
7.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规定,由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认定的失信被执行人;
8.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不能报考事业单位的情形。
三、薪酬待遇
在站期间完成规定的科研工作任务及所在学院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学校提供22-35万元协议年薪和5万元工作经费,团队或合作导师将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另外发放劳务费并提供相应工作经费。
基本待遇:
申请层次 | 年薪(万元/年) |
优秀博士后 | 35 |
骨干博士后 | 28 |
青年博士后 | 22 |
其他待遇:
1.取得的科研成果如符合学校科研奖励办法的可按政策予以奖励。
2.在站期间,学校可认定中级职称,学术成果特别突出的,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
3.在站期间,学校可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公寓一套供居住(配备基本生活设施)。
4.博士后子女可按规定就读我校幼儿园、小学。
5.在站期间评聘为高级职称,或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获批国、省人才计划,或出站达到学校当年人才引进“优秀人才层次”可直接考核入职教师岗位。
四、在站管理
1.博士后研究人员可申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项目、四川省博士后科研项目特别资助等基金项目。入选国家“博新计划”的博士后,符合条件的可直接纳入“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峨眉计划”青年人才项目,并享受“天府英才a卡”和“绵阳科技城人才卡”相关支持政策。
2.个人档案转入学校,与学校签订工作合同,并按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3.工作期满,考核合格者,可按学校当年招聘公告应聘教师岗位,并优先考核入职。
五、联系方式
1.联系部门:西南科技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彭家伟
咨询电话:0816-6089093
联系邮箱:swustpostdoctor@swust.edu.cn【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2.教学科研部门
学院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许方 | 15680872331 |
环境与资源学院 | 刘畅 | 13700906070 |
信息工程学院 | 倪霞 | 13689692288 |
西南科技大学
2024年3月5日
附件:博士后合作导师及联系方式
序号 | 合作导师 | 拟合作开展的项目名称 | 所需专业方向 | 合作导师为博士后提供的待遇或科研经费支持(万元/年) | 为博士后提供的其他支持条件 | 联系方式 | 邮箱 |
1 | 彭汝芳 | 含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构筑/核素促排剂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 额外提供科研经费10万/年 | 13547133920 | pengrufang@swust.edu.cn | |
2 | 金波 | 含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构筑/核素促排剂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 额外提供科研经费10万/年 | 15984654397 | jinbo@swust.edu.cn | |
3 | 田强 | 含能材料微纳结构/溶液中放射性核素的物理化学性质 |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 额外提供科研经费10万/年 | 大科学装置实验机时 | 15228738582 | tqsuperego@163.com |
4 | 任勇 | 高频软磁材料和微器件研究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额外提供科研经费10万/年 | 13628110503 | renyong@swust.edu.cn | |
5 | 张魁宝 | 航天热防护复合材料烧蚀传热跨尺度仿真计算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额外提供科研经费10万/年 | 18780575830 | zhangkuibao@swust.edu.cn | |
6 | 李炳生 | 核用关键材料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额外提供科研经费10万/年 | 18893820361 | libs9666@sina.com | |
7 | 魏贤华 | 电介质及其储能材料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额外提供科研经费10万/年 | 15908214561 | weixianhua@swust.edu.cn | |
8 | 宋英泽 | 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额外提供科研经费10万/年 | 同步辐射、中子散射等大科学装置实验机时,与国际国内顶尖团队联合培养 | 18962159060 | yzsong@swust.edu.cn |
9 | 卢忠远 | 绿色低碳建筑材料(胶凝材料、固废建材资源化、超高性能混凝土)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额外提供科研经费10万/年 | 行业龙头/领军企业技术合作、成果推广应用 | 13508128823 | luy@swust.edu.cn |
10 | 朱永法 | 环境与能源光电催化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额外提供科研经费10万/年 | 产业化支持,与国际国内顶尖团队联合培养 | 15810290988 | zhuyf@tsinghua.edu.cn |
11 | 边亮 | 1、计算矿物学、微生物矿物学、矿物材料、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
2、矿物构型演化-微生物浸取-绿色合成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一体化工艺;
3、矿物--复合氧化物界面核素竞争络合机制研究
4、低浓度铁还原菌代谢产物驱动蒙脱石边缘构型演化的成岩机制和铀酰滞固模式研究
2.团队支持与协助在站博士后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学术出访或学术交流;
3.团队为各类型奖项申报提供支持。
2.高韧长寿命混凝土的设计方法与服役性能
2、大熊猫国家公园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土壤修复与植被恢复技术集成与示范;
3、西南露天矿山修复区重金属生态阻隔与土地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
2、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工业废水(主要为矿冶废水)处理
4、矿物材料(能源、催化等领域矿物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2.团队支持与协助在站博士后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学术出访或学术交流;
3.团队为各类型奖项申报提供支持,配备硕博研究生共同开展工作。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转载请必须注明,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其他教职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