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会在手,求职信息实时掌握
    Alternate Text
    APP下载
    Alternate Text
    微信公众号
    Alternate Text
    小程序
当前位置:新利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校园招聘 > 教职工招聘 > 郑州大学农学院2025年度引才
郑州大学农学院2025年度引才

发布:2025-03-27 01:21:22  关注:622次

招聘学科

作物学、生物技术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药学、畜牧学、结构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学、园艺学

 

招聘岗位及支持政策

(一)学科特聘教授

设置学科首席教授、学科方向带头人、学科骨干、青年拔尖4个类型。

 

总体岗位要求

??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身体健康,具备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海内外高水平大学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学术水平相当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均可申报;

??拔尖人才申报人年龄要求: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申报人原则上不超过36周岁;

??业绩突出的博士后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拔尖人才岗位。

 

支持政策

??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及福利待遇,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平台建设费;协助组建卓越的科研团队、搭建与国际接轨的事业发展平台;

??提供安家费,享受学校公寓房政策;

??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符合条件的学科特聘教授还可安置配偶工作;

??依托学校申报并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的,可享受国家资助、河南省资助(1:1匹配国家支持经费额度)、学校经费叠加支持。

 

学科骨干岗位支持政策

??国家事业编,教授职称;

??岗位年薪50-70万元;

??学校缴纳社保、公积金等约10万元/年;

??充足的科研启动和平台建设经费支持(最高达1600万元,含国家、河南省配套);

??提供安家费不低于100-250万元(含国家、河南省配套),享受学校公寓房政策;

??额外为“高精尖缺”人才提供博士生招生指标不少于3个;

??协助组建科研团队,团队进人指标不受校内二级单位引进指标限制;

??支持不限额招收博士后,基本人员经费由学校全额保障。

 

拔尖人才岗位支持政策

??国家事业编;

??岗位年薪40万元+;

??学校缴纳社保、公积金等约6万元/年;

??科研配套: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不少于100万元,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少于30万元;

??安家费50万元(税前);

??优先推荐申报国家、河南省相关人才项目。

 

(二)青年教师

总体岗位要求

??总体岗位要求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以下;

??优良的教育背景和系统的科研训练;

??择业期内的博士毕业生及博士后;

??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应聘者应满足相应的岗位业绩条件。

 

初聘教授岗位支持政策

??国家事业编;

??年薪35万元(税前);

??安家费30万元(税前);

??学校缴纳社保、公积金等约6万元/年;

??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30万元。

初聘副教授岗位支持政策

??国家事业编;

??年薪25万元(税前);

??安家费20万元(税前);

??学校缴纳社保、公积金等约6万元/年;

??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20万元。

助理教授岗位支持政策

??国家事业编;

??年薪18万元(税前);

??安家费12万元(税前);

??学校缴纳社保、公积金等约6万元/年;

??科研项目费:自然科学类12万元。

(三)博士后

岗位要求

??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年龄原则上在32周岁以下;

??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系统的科研训练;

??择业期内的博士毕业生;

??身体健康,能够满足科研、教学工作的需要;

??满足合作导师和科研团队提出的具体业务条件和要求。

 

支持政策

??执行工资+科研绩效+国家河南省拨款叠加发放;

??执行专业技术九级工资;

??科研绩效分为三档,Ⅰ档为税前20万元/年,Ⅱ档为税前10万元/年,Ⅲ档为税前6万元/年;

??国家博新A类28万元、B类18万元、C类12万元三档发放,中原青年博新创新人才20万元/年;

??博士后专项科研项目经费:自然科学类4万元;

??合作导师和二级用人单位还可根据求是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量补发绩效奖励,与学校待遇叠加;

??提供博士后公寓,发放租房补贴。

 

应聘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371-67785095

??邮箱:rczpnxy@zzu.edu.cn

 

学校简介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学校植根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沉稳厚重,多学科交叉发展、多元文化交融共生,传承和发扬“求是 担当” 的校训、“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校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学校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3大学科门类;有3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3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有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5个ESI全球前1‰学科;有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免疫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微生物学、植物与动物学、数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地理科学19个ESI全球前1%学科。现有两院院士、学部委员12人,国家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154人次,教授891人,形成了以院士和学术大师为引领、优秀青年人才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展望未来,郑州大学将秉持全球视野与中国情怀,深入推进高水平开放办学,为广大师生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向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砥砺前行。这里有创新的氛围、优质的平台、和谐的环境,欢迎海内外英才加入郑州大学,共同书写一流大学建设的精彩篇章。

 

学院简介

郑州大学农学院成立于2018年7月,由郑州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联合共建,是郑州大学正式建制的二级教学与科研单位。农学院基本定位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三位一体的研究型学院,旨在围绕国家粮棉油安全战略和河南农业大省的科技需求,主要开展农业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农学院下设两系五中心一研究院:作物学系、生物技术与工程系,作物遗传改良创新中心、诱变育种创新中心、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智慧农业绿色生产创新中心、乡村振兴创新中心,郑州大学欧兰德产业研究院。已建立4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地方牛羊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离子束绿色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作物基因资源与改良国际联合实验室。

农学院按照“棉花引领、辐射扩展、四大方向、协同创新”的战略,以主要作物、畜禽、果蔬、微生物等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合成生物学(主要围绕天然产物)、诱变育种、作物遗传改良、智慧农业绿色生产研究工作,构建高效精准的种质、品种、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理论基础-育种技术-产品创制-成果转化”创新链。

目前,农学院专业技术人员70余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约40人。农学院拥有作物生物学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学、生物技术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在读博硕士研究生400余人。近五年,农学院支撑郑州大学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微生物学3个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含联合基金重点项目3项),获批我校第1个国审小麦品种(郑大181),到账科研经费7800万元;发表SCI论文495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153篇(IF≥10论文26篇),为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荐:更多教职工招聘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转载请必须注明,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